全国统一客服热线(交易日:8:30-18:00)

投顾服务热线

服务号

订阅号

登  录

【投教·投资贴士】辩证看待 CDR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 2018-06-14

在证监会发布《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系列文件,为CDR(中国存托凭证)发行扫除障碍、打开通道后,境外上市的科技企业回归之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并由此引发了诸多关注与思考。

6月11日,小米集团提交CDR发行申请并获得受理后两天,证监会网站公布了这份万众瞩目的CDR招股书。与此同时,6家获批针对CDR发行总额度为3000亿元战略配售基金的公募,截至11日下午已募集200多亿。

可以预见的是,即将发行CDR的企业,除了已披露招股书的小米,不少在美股或港股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龙头将接踵而至,如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网易等。同时,未来将在多地上市的滴滴、美团等独角兽企业,亦将仿效小米同期发行美股+CDR或港股+CDR。

从战略意义而言,BATJ等境外上市的科技公司通过CDR曲线回归,意义重大。这与当前科技创新成为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密不可分。在互联网领域,全球逐渐迈向中美两强竞争格局,中国近几年不断诞生新创优秀科技公司。但与之相对的是,过去大量优秀企业选择境外上市,让境内资本市场痛失多个“独角兽”。

为了夺回阵地,今年起由国务院发布CDR暂行办法、证监会与交易所公布细则,并在数月之间得到落实。从对于CDR试点企业的标准来看,意图十分明显: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且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其中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红筹企业,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

当然,市场对于科技企业回归也不乏担忧之声,关注最多的莫过于回归A股后的估值。从已在美股或港股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来看,符合条件的腾讯、阿里、百度、网易等龙头企业,都已经过长达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期,且处于互联网人口红利的尾部,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目前A股相关企业估值远高于境外,此前巨人网络和360回归A股,市值随即增长5倍,这些企业回归,自然就有寻找“接盘侠”或“圈钱”之嫌疑。

针对6家基金公司募集3000亿战略配售基金,就不得不令人参考目前这些企业的估值。根据境外股市最新数据,阿里、腾讯和网易的市盈率分别为50倍、40倍和26倍,可以算是处于高位。而且,近期到境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跌破发行价的现象并不鲜见,如平安好医生作为港交所上市新政后首只IPO,上市次日破发,爱奇艺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后首日即破发。

此外亦有境外企业通过CDR回归对A股资金面带来的分流效应,不过从中长期来看,这并不值得担忧。据中金公司预测,即便这些企业在未来3~5年内陆续回归A股,新增融资需求每年在1000亿~3000亿元左右,影响程度相对有限。而且,监管层一直在为A股引入长线资金,诸如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入市在今年可能开始实质性落地。

更为重要的是,CDR发行将逐步改变A股行业结构,改善A股缺乏优质高科技、新经济公司的局面;改善A股优质成长公司稀缺,投资者抱团中小市值成长股的局面,促进中小市值个股估值分化;CDR发行也能够帮助新经济类公司融资和发展,有助于经济结构转型。

总之,通过CDR让境外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龙头回归A股,既有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改善A股结构和倒逼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等积极作用,也有市场对于估值等问题的担忧,应该理性认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 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仅对公开资料中的内容做原文提取与版式整理,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其它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