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身披星芒、风雨兼程,三十年弹指一挥间。2021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及“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兴业证券成立三十周年。这三十年来,兴业证券始终保持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的家国情怀,与国家、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同频共振。作为中国经济学界在资本市场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吴晓求教授先后担任兴业证券的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兴业证券不平凡的成长发展之路。恰逢兴业证券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在兴业证券诞生地福州,吴晓求教授以学者的高度洞见、以担任兴业证券董事近十五载的亲身经历,深情讲述了兴业证券为资本市场书写的独特故事,以及它未来美好的发展愿景。
本期嘉宾
Q: 值此兴业证券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您到福州来,您都有哪些新的感受?
A: 福建最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福建是一个各方面发展相对处在中等偏后的一个省份。在改革开放以来,应该说逐步发展的势头都很好。现在福建省经济的规模在全国应该处在第7位、第8位这样的位置,这是非常快速的进步,而且人均 GDP指标也非常高。这次召开的科技创新赋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表明福建省委省政府对高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视,对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促进关系理解十分深刻。
但今天,仍有很多地方对金融的理解仍停留在商业银行的阶段,以为金融的发展就是在当地多开一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今天,金融有很多新的业态,在不同的时期,金融对经济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我们国家正在进入一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发展科技型企业非常重要。科技型企业和资本市场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这二者的未来会有很好的前景。
Q: 1999年是兴业证券发展过程中的分水岭,也是在那一年,您成为兴业证券和券商行业首位独董。回想当年,有哪些经历让您印象是特别深刻的?
A: 1999年7月,兴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改革为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变革。我之所以关注兴业证券,是因为兴业证券时任董事长兰荣和我是江西财经大学同学,所以我参与到这样一个探索之中。当时,兴业证券在全国证券公司中处在中上水平,大约排在25位左右。2004-2005年应该说整个中国证券行业都处在一个困难的时期,兴业证券也不例外。当时如何度过这个寒冬,我可能起到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作用,重要的还是兴业证券的领导层和员工们的努力。
Q: 兴业银行、兴业证券是福建省两张重要的金融名片,兴业证券现在是福建省内的券商龙头。您怎么看待公司治理在兴业证券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
A: 兴业证券很重视独立董事,包括外部董事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从1999年到2015年,我在兴业证券连续做了两届的独立董事(按我国《公司法》规定,独立董事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后来又做了兴业证券的外部董事。一直到2015年,根据中央要求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任职),我辞去了董事一职。
公司治理结构是按照我们国家《公司法》要求,来进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特别是成为上市公司之后,兴业证券在公司管理方面更加规范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兴业证券30年来的董事长、总裁是非常稳定的。1991年,兰荣董事长负责筹建兴业证券,到后来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董事会,兰荣担任董事长至2017年,期间相当长时间他还兼任总裁。直到2017年因年龄卸任,兴业证券迎来了新的董事长。三十年来,兴业证券是两任董事长两任总裁,我想这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公司的高管团队也比较稳定。一个公司要稳健发展,核心管理人员不能频繁更换,特别是董事长、总裁。有些金融机构昙花一现,出现问题首先是出在管理层身上。因此,必须强调的是,管理层自身的规范经营意识非常重要,公司的管理层不能有谋求自身利益的动机。
此外我注意到,多年来福建省政府对兴业证券非常关注、理解和支持,没有特别苛刻地要求它按传统国有企业的方式来管理,支持兴业证券按行业发展规律走市场化发展道路。离开了福建省政府的支持,兴业证券要走到今天也是很难的。如果说,兴业证券无论对上市公司还是国有企业有什么借鉴,我想这些可能都是重要的经验。
Q: 处理好发展与合规风控的关系,是事关一家企业经营的生命线,更关系到企业生存的根基。您认为,券商在平衡业务发展与合规风控上,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A: 作为证券公司很重要的是规范经营、做好风险控制。对整个金融业而言,控制风险是最重要的方面,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如何持续稳定规范地经营?首先,要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合规经营,同时要积极地进行创新。因为证券行业必须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特别是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发展理念不能僵化,僵化了就一定会被淘汰。证券这个领域是竞争性非常强的领域,创新始终是它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要认真处理好创新和规范经营二者的关系,两者之间要做好动态平衡,过分强调哪一方面都是会出问题的。过分强调规范经营,企业不会有吸引力,也会被淘汰;而过分地注重创新,不注重制度建设,企业迟早也会暴雷会出问题。
所以,如何把控好规范发展和创新之间的动态平衡,是衡量一家公司治理结构和董事长、总裁优劣最重要的指标。我认为,兴业在这方面相对来说做的不错。兴业证券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一些大风大浪,包括2005年前后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以及2015年股市危机。在资本市场这三十年几次大的动荡中,兴业证券能够生存发展下来,应该是比较好地处理了规范经营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至于对证券行业共同的启示:首先就是处理好规范经营和创新的关系,核心是处理好风险控制和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其次,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大股东,而且大股东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兴业证券是国有资本控股的一家上市证券公司,国有资本占比相对稳定,并保持了稳定的控制权,同时也得到了增值保值,社会和企业实现了双赢的局面。再次,兴业证券的管理队伍是相对稳定和稳健的,不完全是靠高薪来刺激和吸引人才。如果一家企业完全靠金钱和高薪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应该也是走不远的。作为一家金融企业,要采取市场化的薪酬体系,把真正有才华的人吸引到公司,但如果人人都是奔着钱来,对企业而言就会风险很大。所以,我想这三个方面可能值得我们去思考。
Q: 纵观国内外不同类型的成功企业,您认为成就一家券商行业的“百年老店”,兴业证券需要从哪些方面来积累自身的实力?
A: 首先,要合规规范,这是作为一家券商走下去的前提。其次,企业要了解整个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构建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制度规范、激励机制来吸引人才,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然后,要向国内和国际的同行学习,要有国际视野。因为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开放的,要建设新的国际金融中心,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有一大批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提供商,提供非常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规范、创新、人才、国际视野,我认为这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任何行业的发展都要把握规律、适应历史的趋势,一切违背历史趋势的东西都会被淘汰。作为企业也要顺应时代的趋势,做时代前行的推动者。毕竟,能引领这个时代的企业和个人是很稀少的。所以,看清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顺应历史,才能够深层地发展下去。
兴业证券是一家不断成长进步、规范经营的证券公司。虽然它的市场占有率、规模,社会声誉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是龙头地位,但公司管理团队的决心、对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前途的判断,都充分说明兴业证券不是一家头脑发热的企业,也不是固步自封的企业,更不是躺在政府怀抱里的企业。它深知市场是自身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立足点,同时它能够适应未来变化,把握各种风险,而且总体上做到了规范经营,同时又不乏创新。
Q: 在国内券商业竞争愈发激烈、头部效应愈发显著的趋势下,您如何看待兴业证券的“集团化”发展战略?多年来,银行和券商在发展过程中,外部的制度环境可能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如何释放券商发展的动力?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A: 证券公司作为金融服务的提供商,它和商业银行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它也做一些经纪类中介业务,但在金融科技发展后,很难说哪家券商有特别的优势。所以从经纪类业务的角度来看,每家券商的线上交易服务基本上没太大差别,而提供财富管理服务能力的差别会变得非常重要。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之余留存的财富不断积累,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快速增大,未来整个金融服务体系会向财富管理不断倾斜。所以对证券公司而言,这一条很重要。当然,商业银行现在也开始注重财富管理。无论私人银行、理财业务也好,实际上都是财富管理业务。根据商业银行法,银行资金不能够直接进入股票市场,但是它可以通过其他的管道进入市场,这实际上对证券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提出了挑战。
从形式上看,证券公司虽然受到了商业银行不断改革的挤压,而且无论是资金资本的实力、品牌影响力,企业信誉度,商业银行应该说都比证券公司有优势。但商业银行也有自身的弱项,比如对来自于资本市场的风险理解不够、比较缺乏基于财富管理的人才储备,而兴业证券在这方面应该说有自身的优势和积累。如何提升证券公司在财富管理以及资产证券化,包括股票债券发行等方面的服务和功能,兴业证券要更坚持走专业化的道路。所以,如何引进人才、提升财富管理的功能,是考量一家证券公司是否有未来竞争力的重点,我们应该着力在这两个方面积极努力。
Q: 大概在七年前,您说自己看待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从一个乐观派变成了忧虑派。您当时的心路历程,在今天有没有发生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依据有哪些?
A: 总体上,我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是一种谨慎乐观。在不同的时期,我也的确观察到,社会以及政策对资本市场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没有深刻理解资本市场在中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有一个时期,我说我是从一个乐观派变成了忧虑派,是因为社会环境和理论认识都没有对资本市场做深刻的理解,把它太功利化也太妖魔化了。其实,中国资本市场在原来的环境下,有时候很难得到发展。当然,我认为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发展资本市场的正确道路,其核心标志就是2019年设立科创板并实行注册制的改革,这是有非常重大意义的。
2019年之前,中国资本市场至少在三个问题上始终是不清楚的。一个就是在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资本市场?我认为,在理论上对此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没有真正理解资本市场对中国金融结构变革具有的重大作用,也不理解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是意味着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开始。第二个就是对中国如何发展好资本市场认识不清。实际上在过去相当长时期里,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和方向。第三个是我们不清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未来目标究竟是什么?彼岸在哪里,通向何方?应该说,2019年以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改革为标志,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在这三个问题上,都开始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开始认识到资本市场要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要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要完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创新引领发展的模式。我们过去走了一条外延式发展的道路,对环境破坏非常大,对资源耗竭非常厉害,这样是难以为继的。
尤其是在当前这种国际环境下,资本市场如何推动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这是国家的战略。资本市场的发展一定要服务于国家战略,而且资本市场本来就是要着眼于未来,服务于高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上交所设立科创板以及深交所创业板,都先后实行了注册制的改革,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走市场化的发行上市道路,必须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让哪些企业成为中国上市公司未来的主体,哪些企业有成长性,哪些企业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财富增长,以及这些企业是如何定价的。实际上,注册制已经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了实质性的步伐。
第三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彼岸在哪里?我们知道,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目标就是要成立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中国金融梦想重要的核心。中国资本市场不仅仅是一个关起门来的交易市场,它一定是未来在全球人民币计价市场重要的配置中心。所以我想从2019年开始,在综合制度上这三个问题开始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有理由相信,我们将会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样的历史和时代大背景下,兴业证券要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必须要有国际视野、要善于在大海中游泳,并把握好各种风险、尊重市场的规律。对过去的兴证人来说,他们已经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对于今天的兴证人来说,要继承好发扬好兴业证券的优良传统;而对兴证年轻的一代,你们要让兴业证券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