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6月30日,由国家一级作曲家、原总政歌舞团团长印青作曲,集体作词、著名词作家陈道斌执笔的兴业证券集团司歌《同梦同兴》在兴业证券官方订阅号、官方微信视频号以及新华社、和讯、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平台正式发布。截至7月2日中午,《同梦同兴》网络曝光量突破三百万次。今日,兴业证券官微推出司歌作曲家印青兴访谈,听他述说创作背后的故事。
本期嘉宾
印 青
● 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曾担任总政歌舞团团长。他的代表作有《走进新时代》、《江山》、《天路》、《在阳光灿烂下》、《走向复兴》等。
“音乐打动人的不是旋律,而是旋律背后蕴含的精神。”印青老师作为国家一级作曲家,被称为旋律大师,他创作的歌曲被广为流传,他具有传奇的音乐人生。他的作品从《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江山》《天路》《在阳光灿烂下》,到《走向复兴》《强军战歌》,有深深的时代烙印,也有柔软的人间温情,是流动在岁月间的交响。
印青老师谱写的旋律是恢弘大气的星辰大海,也是灵动优雅的涓涓细流,是明媚清晨的林间的悦动,更是宁静深夜的沉思。在这史诗般恢弘的音乐里,似乎看见时代的变迁,也看见民族的灵魂。
当我提笔写这篇专访的时候,印青老师刚刚完成集团司歌《同梦同兴》的谱曲创作。心中喜悦,歌曲的旋律在夜空回荡,激扬而深情,优美而朴素。
旋律大师心中的交响
印青老师曲风既有浓郁民族色彩,又符合当代审美风格。他的音乐作品,或是大气磅礴,荡气回肠;或是深情婉转,柔肠百回。既有金戈铁马的豪迈,又有杏花春雨的柔情,不仅有音乐之美,还可以感受到旋律中所洋溢的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可以说,在印青老师的作品中,用音乐记载了时代前行的精神灵魂。“写好主旋律绝不容易,因为它代表着社会往前发展的主流,是人们在重大历史时期想要表达的一种集体的情感、情绪,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把握,再去准确地表达。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主旋律歌曲可听、可唱、可感、可传。”印青老师非常注重作品的精神境界,他说精神归属才是最高境界,以情动人其实是对歌曲的第一层次,精神归属才是第二层次。歌曲不仅要有感情,还要透出一种精神,主旋律歌曲就要有一种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听起来好听,骨子里还要透着一股劲,那才叫真正动人。印青老师从事音乐创作几十年,谱写了近2000首作品,一直是个奔跑在创作路上的人,创作、排练、录音,各种工作排满了他的行程,每天只休息五个小时。创作的深夜,烟不离手,锁眉凝思,月色下,他行走在旋律的宽广梦境中,用音乐谱写了千军万马的豪迈和中国民族文化自信的深深情感。“创作是孤独的,而音乐永远不会让你孤独。”一旁的钢琴静静等待着作曲家,像谜题等待着解答。
创作是找寻灵魂的过程
印青老师创作的兴业证券集团歌曲《同梦同兴》,也是包含了时代中金融人的深深情怀。这是一首怎样的歌?创作是寻找精神灵魂的过程。印青老师总是说,音乐是听觉的心灵艺术,不单是旋律的优美,更多的是创作的精准,要让音乐准确表达的内涵,要有灵魂。
“音乐旋律的确是七个音符排列而成的,但也不止于此。一段动人的旋律除了需要作曲技法的运用,更需要作者将自身的情感、思想和对生活的态度融入其中,有时它打动人的不是旋律,而是旋律背后蕴含的精神。” 去年秋天,第一次见到印青老师,大师的风范间透着军人的硬朗,也有文人的风骨。当主创团队讲述企业故事后,印老师感受到了兴业证券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当即就决定要写一首能够代表当代金融人的艺术作品。那个瞬间,整个夜空都被激情的火光点燃,创作的序曲在那一瞬开启。《同梦同兴》创作时间跨度了十个月,印老师坦言说这在他创作中,是并不多见的。创作过程中,印老师一直在琢磨到底怎样一首歌才是这个企业的歌曲。 “我当时就被兴证人身上的那股劲感染了。我在他们的言语间,深切感受到对工作的热情和对企业的感情,很真诚,而且很朴素。”印青老师非常喜欢同梦同兴这四个字,与家国同梦,与时代同兴,与你我同行,他说这三层的内涵足以表达了一家金融企业的家国情怀。其实,那个时候,一首代表这个企业特质的歌曲在他的心里萌芽,或者可以说这是一首代表着当代金融人的心声的音乐。不仅是个人,也不仅是企业,而是这一代金融人的家国情怀。“其实我是在捕捉真实的一种感觉,或者说捕捉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种境界。能够把我们对事业的热爱体现出来,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兴证人的感受,这种热爱感受特别强烈,深深地感染着我,于是我在音乐中把这种感情表现出来。”司歌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接下来的几个月,印青老师开始关注兴业证券的各种资讯,查阅公司的历史故事和各种访谈,用他的话说,当时像是入魔了一样,只要是和公司相关的,都会引起他极大的兴趣。空闲下来,他就琢磨着旋律和歌词,有时候这种旋律就是在日日夜夜的思考中跃动出来的,这就是艺术家的敬业精神,更是一种冥冥之中深深的缘分。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创作便是在这念念不忘之间孕育而生。
本刊:记得我们在讨论歌词的时候,我们首先就是思考这首歌是唱给谁听?以及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是否能产生共鸣感?
印青:对,共鸣感很重要,不同年代的兴证人在音乐里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感情的共鸣感。写给创业的兴证人,今天奋斗的兴证人,也写给未来的兴证人,有一天当你白发苍苍,哼唱起这首歌的旋律,不禁热泪盈眶,忆起了在奋斗路上的日日夜夜,忆起了青春的故事。在音乐里,可以感受到过去、现在和未来,既能体现历史,又能体现今天的奋斗精神,还有对美好的未来的梦想。而且在我看来,这个未来,不仅仅是企业,还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生生不息,代表未来的美好,甚至是辉煌。
本刊:您说在写这首歌的时候,搜集了很多兴业证券的资料,说实话,我们听了很感动。在您看来,兴业证券人是一群怎样的人,企业又有什么样的特质?
印青:这是一家很有情怀的企业,我觉得一是热爱,二是敬业,三是团结,四是胸怀,我觉得这四个特征特别明显,企业像家一样,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创作团队讲起公司,就是眉飞色舞,对公司的热爱和情怀,深深地打动我。大家都很敬业,很专业,这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我写过不少企业歌曲,花了最多心力的,就是这首。这首曲子的风格是宽广博大的,不仅可以代表兴证人的胸襟,也可以成为行业的歌曲,一句“金融有温度,温暖千万家。”,代表了当代金融人的情怀,所以这更是时代的歌曲,要民族复兴、振兴中华,歌曲中蕴含家国情怀,这种精神是博大的,是民族精神的根。
歌词是打磨出来的灵感
歌词的创作是一个雕琢打磨的过程,似乎将一个影子逐步成为他该有的样子。集团司歌先是经过了全集团征集,当创作团队拿着47份员工写的歌词,印青老师在字里行间看到了滚烫的灵魂,似乎还有着那灼热的温度。是呀,这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又是怎样一群人。两个月后,歌词的初稿出来,我们拿着稿子看了许久,觉得词很美,但怎么也找不到企业的影子,就觉得有些空。歌词也是第一时间发给印青老师看,印老师花了半小时表达了他的意见,同样感觉歌词太空洞,辞藻华丽,但没有灵魂。连夜,创作小组开会讨论。创作团队开始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要创作一支怎样的歌曲?印老师安静听完大家的观点,一支烟的功夫,他坚定地说“初心,我认为我们写这首歌,主要是表达一家企业的初心,在时代发展中不忘初心的信念。”“还记得,在那榕树下,我们迎着海风出发……”印老师忽然灵感一动,他觉得应该是这样的风格开启故事。深夜中,大家的眼睛瞬间亮了,是这个感觉。那夜,北京初冬的第一场雪。寒冷的雪夜,温暖了整个夜空。
本刊:第一次听这个歌曲,就感觉很有画面感,海潮、榕树,想向演唱者和受众传递什么意象?
印青:音乐传递的感情是很丰富的,既要传递兴证人的情感,还要传递时代的精神。音乐中是要有画面感的,或者说有一种气质、境界,这种力量要在音乐中迸发出来。恰好,这些意境非常能代表从福建走向全国,迈向国际的兴业证券的画面,如同故事淡淡说起,非常亲切。
本刊:在您的创作过程中,这个意象,是您一开始就设定的,还是逐步清晰的?
印青:是逐步清晰的。创作的过程确实很漫长,与创作团队沟通中,我体会到兴证人的情感,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奋斗,他们的奉献以及兴业证券三十年来成长的过程。那时候还没有歌词,但我已经朦朦胧胧地感觉到这应该是什么样的音乐了。
本刊:您如何看企业歌曲?司歌最终目的是体现兴证精神和企业文化,如何做到歌曲旋律的感性与表达主旨简洁的平衡?
印青:单纯就从音乐的情感上来讲,音乐是有共性的,它是共通的,无论什么行业的人,都有孩子,都有爱人,都有朋友,都有战友,都有兄弟,情感是共通的,不同之处是在于所做的工作的性质不同,所以产生的情感可能又不一样,有的是意义深刻,有的是细腻情感,有的是激情燃烧,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不同的特点。我觉得兴业证券集团司歌是这种共性情怀的代表,讲的是一种热爱的情怀,对企业的奉献,对社会的奉献。这种情感和普世性的价值是一致的,又有独特性。
本刊:能否和我们说说司歌打磨的过程?
印青:这首歌的创作过程中我确实想了很多,其实从歌词创作一开始,我就参与进来了。总体感觉节奏明快、昂扬向上,有进行曲的奋发感,同时也要抒情,抒情是怎么个抒情法?应该是流畅、优美,又带着欢快感、自信感,带着我们对未来追求的共同信念。所以曲式分A段主歌、B段副歌两部分,主歌“还记得在那榕树下,我们迎着海风出发”,流畅而优美,又有点淡淡的感怀,是回忆当初创业,我们记得从榕树下出发,历经风雨才走到今天,所以音乐以抒情为主。但是到副歌“我们同梦同兴,谱写百年的风华”,音乐的节奏感应该鲜明起来,情绪逐渐迸发向上,你会感到励志、阳光、斗志昂扬。这就是兴业证券的故事,我用音乐把他凝练出来而已。
旋律是歌曲的灵魂
到底怎样的旋律可以代表这个企业,可以这个在资本市场三十年大浪淘沙的金融企业的灵魂。在印青老师几年前的专访里看到一句话,“作品是用心血熬出来的”。回味创作过程,心生敬畏。印老师爱用北京人常说的“讲究”,但在我们看来,他对于音乐创作才真正是讲究,从旋律、节奏、曲风、歌词等等细节,极其用心,非常严谨,而且我们感受到了在音乐中流动的真实情感。
本刊:对于歌曲曲风定位,您当时是如何思考的?
印青:对于歌曲曲风的风格,我的第一感觉这首歌曲音乐的风格应该是民族的,并带一点流行感,有青春气息,这个流行不是一般的流行音乐,否则很容易雷同,更不能像港台、日韩或者欧美流行风格的音乐。兴业证券是在中国资本市场背景下,成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家有底蕴又有活力的企业,从创业之初至今,也正印证了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的岁月痕迹,这是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东西,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血液里的情感愈加深厚。有一句话叫“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音乐中一定要表达出民族的风骨。当然,这个民族风格又不能是太浓重的民歌风,还要有时代感,给人积极向上的朝气和动感。歌曲的第一段,也就是A段,要有优美的画面感,你可以感受到创业初期,拓荒者走过的足迹,第二段,B段,描画了未来蓝图的征程,副歌部分节奏律动是激扬向上,在歌曲中,你似乎能听见一家有历史文化底蕴且朝气蓬勃的金融企业前进的步伐。
本刊:的确,歌曲旋律一出来,就是带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产生过另外一种旋律和风格?
印青:很多,起码有五六稿。各种样式,各种调性,各种节奏的,都有。我觉得歌曲除了好听,还要表达准确,能够准确地表达兴业证券人内心的情感。我用其他版本,可能大家也会觉得好听,很抒情,很优美,但是表达准确很重要。当歌声一响起,大家会不约而同地回应“这就是兴业证券的心声,这首歌唱的就是我们”,这才是创作的目的。
本刊:我们感觉这首歌,不仅是优美华丽的,而是很朴素、很真实的。
印青:这首歌是朴实的。音乐如果过于华丽,就会显得轻浅浮躁,兴业证券可不是这样的,30年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走过了,流着汗,流着泪,甚至流着血,就是这么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走过来,因此在这个音乐里,应该是有很朴实的韵味,这样才能给人真实的共鸣感。
本刊:您是怎么做到让这首歌简洁而优美的?
印青:这里面涉及到技术问题,也是我创作的理念。首先必须朗朗上口,好听易记,我们在创作上来说,就是“材料要简单,用音要节省”,不能用特别复杂的变化音。其次旋律要和歌词的韵律非常贴切,“还记得在那榕树下,我们迎着海风出发”,你听它是不是像朗诵出来的?所以音乐的逻辑和语言的逻辑始终是一致的;到最后副歌部分,“我们同梦同兴”“向未来出发”,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和歌词是丝丝入扣,高度吻合。音韵不复杂,就会过耳不忘。再有就是旋律的个性要鲜明,这首歌曲的第一句的旋律就是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随后一直上下浮动,旋律线条就像起伏的海浪、阵阵的海风。唱起这首歌,真的就像在大海边的感觉一样。在创作的过程中,我的追求就是听一遍要有印象,第二遍能跟着哼,第三遍都会唱。要让这首歌成为兴业证券集团的符号,让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在兴业证券工作了多少年,过了几十年以后,当我们坐在一起,唱这首歌,依然鲜活,感到幸福,能唤起大家心底最真挚的感情。
本刊:您说创作这首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酝酿的过程,有没有这样一个时间点,您突然找到了这个旋律?或者说在哪个阶段突然迸发出来的?您能不能回忆当时这个旋律迸发出来的过程?
印青:歌曲旋律是在我们对歌词不断讨论、酝酿、分析的过程中一点点迸发出来的,比如提到同梦同兴,百年风华,金融有温度。刚开始也有很多方案,最后要聚焦,要体现力量感。但这力量感,不是大喊大叫、不是喧嚣,而是发自内心的。在曲式方案基本确定后,旋律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反复琢磨,有时候突然会一下出现自认为是精彩的乐句,心想哎呀,这个特别好,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赶紧记下来。另外,歌曲的音域不能太宽,除了最后一个高音G,整首歌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距离控制住九度之内,这样适合大家演唱,调子高了唱也行,调子低了唱也行,歌唱家能唱得好,员工也能唱得好。这其中,必须要在所控的音区里找到了平衡,因此有时候也会为那么一两个小音符,折磨几个晚上,过不去。音乐创作和写文章一样,一两句就是想不出来,很煎熬。不要看这首歌很短小,它是高度凝练的,这三分多钟的一首歌,能够把咱们30年的历史情感,人们的奋斗、奉献精神浓缩进来,每个音符都要很考究,既要把歌词表现得很好,又要超越歌词,体现出情感、境界的升华,所以我们说“音乐是歌曲的翅膀”,要飞起来,要把歌词带动起来,飞翔到人的心灵里。
本刊:在您心目中,兴业证券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您有怎样的祝福?
印青:兴业证券是一家充满希望的公司,也是一家面临着挑战的企业。但我坚信兴业证券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美好的,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强悍的集体,这个集体对兴业证券有着深深的信赖和情感,有了这种情感的凝聚力,就会战无不胜。我希望大家喜欢这首歌,并且祝福大家唱着这首歌走向美好的未来。
撰文:罗叶红